close

《MM機械技術雜誌》 第304期 2010/6/1

「台灣設備與耗材零組件想切入市場,首先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品質。」


        台灣FPD產業面對大陸、韓國的激烈競爭,提升品質、成本是不二法門,投入研發、設立標準與產業聯盟,都是可行之道。

 

        台灣FPD產業的競爭力在哪裡?廣運機械執行長陳作忠(圖1)不諱言,FPD產業上下游都要努力。TFT產業的技術已經到了成熟階段,功能、品質的要求都是應該的。該如何增加競爭力?他認為,市場、成本與產業聯盟是三大關鍵,特別在面對大陸、韓國的激烈競爭時,廠商更要致力於提升競爭力。

  

 

        多年推廣提升台灣FPD設備自製率,長期與產業End User接觸的金屬中心副執行長林志隆則認為:「在競爭激烈的FPD產業裡,產品良率與製造成本為End User兩大主軸,這兩項因素也直接成為本土廠商的壓力。」

  

 

        台灣設備與耗材零組件想要切入市場,首先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品質。

 

        End User首重維持產品良率,不敢冒險接受新的合作伙伴。如何加強信賴感?與End User溝通所需產品規格及需求是一個方法,「驗明正身」讓證據說話也是另一個有效策略,金屬中心因此積極協助業者產品通過相關檢測驗證,提高End User使用意願。

 

        品質之外,成本壓力是近幾年面板廠持續關注的焦點,無不尋找降低成本的處方,製程設備及耗材零組件正是cost dawn中相當重要的一環,造就國內設備廠商的機會。林志隆直指產業現況,說明台灣FPD某些關鍵技術還在持續努力研發當中,業者紛紛投入較低階技術的產品,以致於演變成削價競爭。

 

        「現在我們的做法,是協助業者尋找替代性材料、新的解決方案,來降低製造成本。」林志隆說。

 

        SEMI(國際半導體設備材料協會)產業標準與技術專案經理黃敏良則認為,建立業界設備規格標準與驗證標準是cost down的另一條路。

 

        「大家都在追求產品的量產模式,如何cost down呢?」以太陽能電池為例,turnkey solution如何降低成本?如果在整個製造環境提升效率,就要引進不同的設備。

 

        在semi設備標準裡便包括自動化,只要follow這個標準,不管設備怎麼替換,在成本降低部分,大家可以在製造環節與規格一致的情況下,讓業者依據標準生產製造設備。

 

        檢測標準也很重要,系統廠商如果有不同的要求,友達就必須配合;如果友達和下游系統廠商可以一起討論驗收標準,製訂出通用規格,「我想,對於製造商來講就降低很多成本,標準可以減少整個supply chain溝通的成本、研發成本等等。」

 

研發之路 產官學研一起走

        競爭力的組成,不出品質與成本。其中,特別是跨界合作研發生產的方式,可以激出許多意想之外的研發能量,一來能尋求資金支援,支付龐大研發費用,二來在研發過程中提高RD素質,創新產品。

 

        德籍零件廠FESTO進入台灣FPD產業,正是從2005年向經濟部兩兆雙星計畫提出一個研發專案開始,在公司內部設立FPD研發中心,計畫成效非常好,申請相關專利並受到設備廠採用,投資效益投下去,並開花出來,建立起FESTO的產業信譽。

 

        FESTO協助設備商,提供零件和idea,有些idea是很關鍵性的。以FPD升降台為例,以前用螺桿帶動升降,但螺桿速度不夠快、噪音很大,FESTO採用電動皮帶鋼加上氣浮軸承,調校完畢之後,一個手指頭就可以控制上下移動,馬達效率變得很高,加速度會很快,克服left太慢的挑戰,成為設備商的好幫手,打出品牌口碑。

 

 

 

        「比如說氣浮軸承這種東西,在2005年的時候拜訪客戶時,他們會跟我們說我們不是這個行業的人。但是現在(編註:2010年)客戶會覺得,我們有不一樣的東西!」FESTO總經理宋明隆表示,FESTO的零件強調高品質,這正來自於公司大量投注研發,做出客戶想要的東西,不走削價競爭的路。

 

        FESTO切入台灣市場,「絕對不是以價錢。我不希望我們價錢很高,但是不會比人家低。我們進去一定是以技術進去。」宋明隆清楚表達FESTO的技術本位,「假如你要電動鋼,我們有一套軟體分析它的安全係數是怎麼樣,而不是說,我賣你一萬,別人賣你九千、八千,我們不會這樣。而且,這樣拚是不容易的。」

 

        宋明隆很清楚,削價的紅海競爭是一條不歸路,堅持產品品質,「我們就是有讓人家很有信心的(技術)文件,所以我們的客戶對FESTO有一定的信賴,我們的客戶也不太容易跑掉。」

 

        他肯定,FESTO的業務人員訓練是非常扎實的,除了公司內部自己訓練,還有很多德國講師支援,甚至派至海外受訓,積極以技術導向的顧問方式,讓顧客清楚知道這是適合他的產品,如針對客戶需求量身製作的電動鋼,花了許多時間提案、溝通,讓顧客有「我的設備裡用兩隻FESTO的電動鋼,不會有問題!」的信心。

 

加工轉型 台灣FPD產業鏈,旺啦!

        金屬中心承接工業局2006年至2009年的FPD設備自製率倍增計畫,是另一個跨界合作的成功案例,順利將零組件及耗材自製率也從2004年的12.5%提升至2009年的80.4%,產值達到209億元。

 

        經濟部技術處表示,面板產業在日、韓大廠的環視下,面臨成本競爭壓力,再不提升設備自製率,「2005年台灣TFT-LCD製程設備自製率僅22%左右,大筆錢都是國外賺走!」

 

        在面板業者的帶領下,台灣FPD產業逐漸形塑出上、中、下游完備的產業生產體系,以北、中、南三地科學園區為主軸,金屬中心扮演輔導角色協助,國內中小企業開發耗材零組件,由傳統加工製造業轉型升級,進入FPD供應鏈體系,發展完整的產業群聚。

 

        南部由新奇美帶動的產業鏈,設置LCD TV專區;南科園區有新奇美和彩晶兩大面板廠,本土設備商如東捷、富臨、盟立、北儒、帆宣。

 

        中部聚落以中科的友達為首,本土設備廠如上銀、大銀、千附、高僑、旭東、志聖。

 

        北部聚落則有桃園龍潭及新竹竹科的友達、苗栗的新奇美、及桃園的華映等面板廠,本土設備商如均豪、盟立、陽程、亞智、志聖、易發、帆宣、由田、晶彩與沛鑫。

 

        林志隆回憶,FPD設備自製率倍增計畫是時效性政策,當初為了如何在短時間內提升國內設備及耗材零組件自給率,成為執行最大挑戰。後來決定採用的,是推動「以面板廠為中心」的製程設備耗材零組件供應鏈體系。

 

 

        台灣本土FPD設備自製率提升,對外商也有好處。宋明隆進一步說明,「設備零組件不一定是要local的,假如太陽能設備全部從德國來,你壞了我才換;如果全部在台灣開發,譬如說廣運在台灣開發設備,跟我們買零件,也是好的。」

 

        台灣的零組件,如馬達氣壓的零組件品質都相當不錯,但某些關鍵性零件,是FESTO的優勢所在。「人家會用我們的,因為普通的可能三個月就壞掉了,用FESTO可以撐個三五年。」針對設備的精密性,考量在台灣購買FESTO的零組件,訂單機會增加很多。

 

專業分工

        FPD產值龐大,不是一家廠商就能完全供應,競爭與合作,有時候並不必然完全互斥。

 

        廣運機械執行長陳作忠表示,競與合的微妙區分,就在專業分工。

 

        廣運機械和國外廠商也有密切配合,有些是競合關係,國外廠商拿到台灣案子也需要台灣廠商支持,譬如日商拿到台廠訂單,要是勞師動眾從日本運輸設備過來,加工與運輸成本會有配合性的問題,所以也會和廣運機械配合,做好分工。

 

        陳作忠認為,將來在中國大陸也是同樣競合模式。國外廠商到了大陸,勢必還是依賴台灣的專業和語言文化優勢,時間點、成本面或維修都需要台商支持,搭配起來,效益成本反而比較好控制。

 

        FESTO總經理宋明隆進一步指出,兩岸經貿協定簽訂後,台灣的機械業會重新回頭。有些業者打死不肯去大陸設廠,加上目前機械設備進入大陸關稅很高,真能兩岸經貿零關稅,機械業第二個春天勢必不遠。

 

        「我的設備那麼好,一去就被copy還得了。他們寧可慢慢賺,因為它也不是很勞力密集的東西。」宋明隆說,台灣設備在大陸是高檔貨,許多台廠不太敢去大陸生產,怕真正好的設備一被copy就玩完了,所以會忍痛在人力成本高的台灣生產,或許會在大陸組裝,但絕不設置研發單位。

 

        台灣生產的FPD設備耗材零組件,除靠業者努力提升產品等級與品質外,關鍵在於通過面板廠或標竿設備大廠的使用認證。金屬中心副執行長志隆建議,面板廠及標竿設備大廠的支持認可前提下,持續成立TFT-LCD設備零組件產品的標準檢測認證機構,通過認證的產品才可在製程設備進行試用,加強面板廠與國產設備零組件廠的信心。

 

        台灣FPD設備零組件業者多為中小企業,主動對外爭取國外買主訂單的能量有限,若能建置高品質精密設備零組件國際採購平台,上下游建立協同開發機制,整合技術能量以形成社群聯盟、策略聯盟,或直接與國際大廠在台採購中心接觸,發展具有競爭力與特色的產品,加入國際供應鏈體系,對公司營收來源與形象商譽都有相當幫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anya Huang 的頭像
    Sanya Huang

    Hi! Sanya。。。桑雅,嗨!

    Sanya 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