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異語】怕生小孩 涼涼過好日子
2009年08月19日蘋果日報
出處: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print/art_id/31873138/IssueID/20090819
受訪者:小學輔導主任 黃耀農
Q:結婚多年,為何不生小孩?
A:我與妻子認識20年、相戀14年、結婚10年,決定不生小孩是有階段性的。婚前,妻子不希望生小孩,濃情蜜意下,她說什麼我都答應;婚後一開始則是想,有了小孩就順其自然接受;婚後3~4年,兩個人都認為不應該有小孩,因為我們都要求不受干擾地過自己的生活,我們都是老師,經過5天routine的工作後,希望能好好放鬆,常周末中午一起下廚,像西班牙人一樣悠閒地吃到晚上。
當然長輩會要求,希望生愈多愈好,但我們用盡各種方法讓他們了解,生活是屬於我們兩個的。因為在小學任教,我也很會逗小孩,朋友都說我一定可以當個好父親,但我沒勇氣擁有自己的小孩。當一個跟你很親密的人,有可能跟你產生不愉快時,我無法承受這種相處狀態。我在學校常看到許多親子間的爭執,譬如家長認為花很多錢讓孩子學習,是為了孩子好,要提升未來的競爭力,但孩子哪懂什麼競爭力?他只覺得大人一直在逼他做功課。
不願陷無法負擔窘境我很怕成為一個把自己價值觀強加在孩子身上的父親,我自己的成長過程就是如此,父親把很多期待加在我身上,我也很努力去達成父親的期待,希望能討好他,可是那不見得是我想要的。
有次跟朋友聊天,我才真正知道自己不能當一個父親,因為我從我爸身上接收到的,不足以讓我成為一個好父親。我爸把我教成一個不錯的社會人,在上一代人眼中,是個非常好的父親,但他從沒抱過我,牽我的手,或問我今天在學校過得如何?如果我是一個父親,這些我都想做,但我不想拿小孩來試。
目前我並沒有想當父親的欲望,不想讓自己陷入恐童症的恐慌中,說恐童也許有點太嚴重了,可是我只想保有現在的生活形態。
Q:不怕老來寂寞?
A:生活裡的東西包括金錢、情感,都必須是你能負擔得起的。像很多人無法負擔夫妻間的冷戰,妻子幾天不跟他說話,他就受不了,可是卻每天都在冷戰,從不做任何改變,就生活在自己無法負擔的狀態裡。
生小孩也是我們負擔不起的情緒,我們夫妻在學校教書,平常就能觀察出彼此對孩子教養的態度不同,我不想孩子變成教養下的實驗品,也負擔不起跟親密的人有不愉快。
這是一種生活跟精神上的充裕態度,所以可以過得很優雅,很有餘裕。想清楚自己的價值,不要讓自己陷入無法負擔的窘境裡。我並沒有刻意努力去做什麼,因為是公務員,所以能預估將來有多少退休金。沒有小孩也可以過得很好,夫妻可以一起過有尊嚴的退休生活。
後記:限於專欄篇幅,沒能多著墨於受訪者談及父親的部分,深深觸動我的,是言談間流露的情感,讓我也想到父母對我的許多期待,合理的,不合理的。
終究到最後,他們都是生我養我的父母,是我選擇了生為他們的孩子,是我選擇,這輩子要學習,如何去超越承襲至原生家庭的樣版。
我不知道我超越了多少。
當母親談論著我可能的未來情感狀態,該如何才能有所依靠——母親認為這是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東西——,接著告訴我:『女人的青春是有限的』,希望我好好找個年紀大我許多,有身份地位,有錢,或許離過婚,或許喪妻的對象最好不過。
聽到這句話,我定定看著她的眼睛,一句不說。我不知該說什麼,我們之間,有著這麼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我早就知道鴻溝的存在,但此刻我才如此明白,我竟然允許這道鴻溝,即便在我以為自己已經開始重建的現在,依然能夠輕易地,傷我如此之深。
如果場景重來一遍,我願意跪在母親面前,百分之一千地請求她:『我只求你給我一句鼓勵,這樣就夠。』